動態網站
ONEpage
豬跳車的運輸真相
臺灣每天約有600輛運豬車次,若乘以拍賣與屠宰的天數,每年最少有15萬車次,但為什麼豬會摔車?
記者說ep1
記者跟你說ep1
豬為何在國道跳車?
解密豬運輸的真相!
播放Play
記者說ep2
記者跟你說ep2
活體拍賣制度是什麼?
台灣豬的最後一哩路
播放Play
記者說ep3
記者跟你說ep3
屠體評級制度是什麼?
豬外銷的關鍵!
播放Play
影像敘事
ONEpage
肉豬的最後一哩路
但平安撐過運輸,直達拍賣市場的牠們,卻也得經歷一場「末日伸展秀」。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生態公安雙危機 民團聯合籲禁餵、勿回置遊蕩犬

Intro Image

首隻活體擱淺革龜成標本 漁網纏身傷重不治

Intro Image

人熊衝突升溫 日緊急持槍狩獵制度上路

 
 

2015年1月2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修正草案,修正25條條文及5項附帶決議,主要內容包括刪除十二夜條款、增加展演動物業者相關規定、加強飼主與販售業者責任規範,以及保障動物用藥權利及食品安全等。窩窩在此探討修法重點,以及新法上路對於各方利益相關人(飼主、展演業者、販售業者、收容所等)所帶來的影響。

 

new animal protection law 01

1.終結十二夜的「日出條款」


(以上略)
七、收容於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經通知或公告逾十二日而無 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
本法中華民國一O四年一月二十三日修正之條文施行之日起二年內,收容於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經通知或公告超過十二日而無人認領、認養或適當處置之動物,得予以宰殺,不適用第一項規定。

 

  2010年,《動保法》修法,將安樂死期限由七日延長成「十二夜」,且禁止了捕犬大隊及收容所以不人道的方式撲殺流浪犬。直到今年2015年,則宣告將廢除著名的「十二夜」條款—在收容所的動物,經公告後十二日內,若無人認養、認領或做適當處置,收容所得以宰殺收容動物。

 

  「十二夜條款」的立法目的,原是希望解決收容所空間不足的問題,然而近年因電影〈十二夜〉使收容所引起多方關注,也掀起十二夜是否恰當及必要性的討論。政府修正了對流浪動物的政策方向,預計兩年後實施的日出條款,希望達成的目標是「零安樂死」,然而,詳細執行辦法至今尚未訂定。

 

  廢除「十二夜」固然立意良善,卻也需要許多配套措施。此次修法內容,如限制繁殖業者新生幼犬數量、強制飼主為寵物絕育等,都呼應了零安樂死的目標,然而要終止收容所悲劇,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收容所方面,應嚴格管理空間、增加照護人員及獸醫師,讓收容動物有適當的生存環境;同時需提高認養率,多多舉辦認養活動、推廣「認養代替購買」,訓練犬隻成為工作犬、陪伴犬,回應潛在領養人需求。立法方面,應加強稽查人員的權力,如可強制進入繁殖場、寵物店或有疑慮之場所突擊檢查,且必須嚴格實行有關繁殖業者和飼主責任的規定。

photo 3

2. 販售、展演業進一步立法,好奇了解進而愛護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原文:
(第二十二條)任何人不得販賣特定寵物。但申請經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許可,並依法領得營業證照之業者, 得經營特定寵物之繁殖、買賣或寄養;許可期間,以三年為限。

 

(第六條之一)經營展演動物業之業者,應向主管機關申領執照, 始得經營。 前項展演動物業設置及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本法 「中華民國一○四年一月二十三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未依第一項申領執照之展演動物業業者, 應於修正施行之日起一年內申領執照。

 

  為回應零安樂死目標,新法修正了販售業者的條文。除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販售特定寵物,業者還必須向政府登記資料,嚴格控管寵物的販售情形及數量。


  
  去年,台灣防止虐待協會(TSPCA)和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指出,多個展演場所有虐待動物之嫌,也反映出原有法規有所疏漏、無法真正保障展演動物權利。此次修法將展演動物業納入規範,要求業者依法需向主管機關申請執照。

 

  「 阿河事件」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展演動物的立法,固然是為促進動物權益,並避免讓類似慘劇再次發生。然而,從根本上來看,動物存在世上,是否本來就不該為了取悅人類而表演?

 

  讓動物表演,其實違反並抑制了動物的本能與習性,對動物而言是一個殘酷的被迫服從。然而在現實利益下,被視為「搖錢樹」的展演動物若一夕之間遭到禁止,將帶來業者極大的反彈。雖然「展演動物」短期之內不會消失,我們目前所能關照的,是牠們的豢養環境:業者是否提供合宜的飼養環境?展演動物工時是否過長?是否受到保護?同時,更期許人們進一步反思,展演動物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展演動物的目的,不應只是為了娛樂,而是成為人類生命教育的教材。因為接觸動物,讓我們產生好奇,想要瞭解牠們,瞭解牠們的實際處境後,對牠們以珍惜心態愛護。

 

new animal protection law 02

3. 基本的飼主責任,是我們對毛小孩的愛

原文:
(第五條之一)提供適當、乾淨且無害之食物及二十四小時充 足、乾淨之飲水。
(第五條之二)提供安全、乾淨、通風、排水、適當及適量之遮蔽、照明與溫度之生活環境。
(第五條之十)除絕育外,不得對寵物施以非必要或不具醫療目的之手術。
(第二十二條) (前略)第一項業者以外之特定寵物飼主應為寵物絕育,但飼主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報並提出繁殖管理說明後得免絕育,如有繁殖需求亦應申報,並在寵物出生後依第十九條規定,植入晶片,辦理寵物登記。

 

  新版《動保法》對於飼主責任有明確規範,對於寵物飼養提出更高標準,包括:充足的食物及飲水;使用牽繩或是籠子時,仍須確保寵物能舒適活動;當危險發生,飼主也有責任確保寵物安全。另外在過去,寵物往往因為飼主的需求或喜好,而被迫剪耳、斷尾、割聲帶。這些不具醫療效果的手術,也在新法中明文禁止,可說是動物權益的一大進展。


  
  另外,強制飼主必須替寵物植入晶片、進行絕育。若是飼主不絕育,則須向政府提出繁殖說明,並經相關單位核可。

photo 5

4. 其他動物福祉,希望台灣動物權不斷進步

原文:
(第四條)治療動物疾病之藥物不足時,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人用藥物類別,得由獸醫師(佐)填入診療紀錄使用於犬、貓及非經濟動物。前項人用藥物用於犬、貓及非經濟動物之使用、管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二條之三)寵物食品製造、加工或輸入業者,應就所營之寵物食品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前項業者應申報之寵物食品種類、申報內容、方 式、期限、程序、其他相關管理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第二十二條之四到第二十二條之五細項略)


(第六條之二)各政府部門之檢疫犬、緝毒犬、警犬、搜救犬或國防軍犬,其每周工時、服務年限、終老送養與其他應遵行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除了基本的飼主、業者責任之外,新法也增加以下領域:當動物用藥不足時,經過獸醫師專業判斷並填寫診療紀錄,則人體用藥亦可用於犬貓及非經濟動物上;對寵物食品有更詳細規定,明訂相關業者應依法申報,並且將食品的衛生與標示等相關規定納入法條,讓往後流通在市面上的寵物食品都能有法可管;除外,政府機關的工作犬(如警犬、緝毒犬)的權利也首度獲得保障,修法規定應訂定工作犬的工時限制、退休年齡、退役後照顧等辦法。

 

 

  這次修法可視為《動保法》的一大進步,但執行層面仍須由主管機關制定更詳細的命令或辦法,實際成效仍有待觀察和監督。然而,我們仍樂見在眾多動保團體的努力下,部分訴求獲得了回應與肯定。

 

延伸閱讀:

SPCA 新舊法比較表:http://tinyurl.com/mrvzlvx

 

 

 

更多內容收錄在《窩抱報》 vol.1

你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們!

Pinkoi設計館博客來網路書店誠品網路書店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實體販售處


 


〉〉立即訂購一年六期〈〈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關於窩窩

嘗試從關心動物與生活環境開始,是學會與世界永續共存的第一步 —— 也是窩窩的使命。

聯繫:service@wuo-wuo.com

免費收到窩窩好康資訊

成為窩粉

窩窩官方Line帳號成立了,歡迎加入除了能直接與我們聯繫,還能收到許多專屬資訊!點此加入,或加入好友@341jxh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