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馨文 責編|酥酥
(圖片來源: Plastic Soup Foundation 網站)
因為在自然環境中不易分解,只要一進入大自然,塑膠袋、塑膠杯盤、塑膠軟管和其他塑膠製品便會長久待在它落腳之處,時間比我們的一輩子都要長久。沖到海洋中的塑膠,被陽光照射後,大型塑膠會碎裂成碎片式的「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誤食,以致牠們體內吸附毒素或者窒息而亡。許多廠商亦自行製造「塑膠微粒」,並使用在個人清潔用品中—牙膏、洗面乳、去角質保養品,但凡使用時有摩娑顆粒感的產品,大都添加了成本低廉的塑膠微粒。
「看守台灣協會」自2015年八月起至今已調查超過上百種的個人清潔用品(磨砂膏、洗面乳、去角質沐浴乳等等),並發現在號稱「去角質、深層潔淨、含柔珠」的產品中,至少有八成以上,內含聚乙烯(POLYETHYLENE)塑膠微粒。
立即查看截止2016.01月為止的統計資料,看看你使用的產品有沒有上榜吧!
去角質=用塑膠磨臉皮?
塑膠微粒指材質為塑膠、長度不到一毫米的顆粒,因為成本便宜,被廣泛用以替代天然顆粒狀成份,所謂「柔珠」洗面乳或大部分市售去角質產品,大多以塑膠微粒取代天然顆粒。目前已知只有臺灣花王和聯合利華等少數廠商使用天然柔珠,其餘大廠皆以塑膠柔珠取代。
(參考資料:看守臺灣協會市售產品調查表http://www.taiwanwatch.org.tw/drupal/node/1159 )
塑膠微粒吃進人體的後果目前還不明確,但已經有研究指出,在海洋生物鏈中堆積的塑膠微粒,會在生物體內吸附重金屬和有機毒素,最後吃回人們體內。或許你認為自己比較少吃海鮮,不會受此波汙染影響,不過又有其他研究指出,不只海洋生物,製程中使用過「河水、海水」的食物,亦逐漸驗出含有塑膠微粒。塑膠汙染無所不在,只是碎裂成肉眼看不見的碎片,不停累積,卻百年不滅。
網路漫畫簡潔呈現塑膠微粒汙染海洋生態的情況 (Comic by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鼻孔中發現叉子的海龜
前陣子保育組織在哥斯大黎加海岸邊發現一隻掙扎的海龜,鼻孔中卡著異物,神態痛苦,保育人員把卡得極深的異物清出,發現是一根完好的塑膠叉子。這隻海龜並非個案,時不時耳聞海鳥、擱淺鯨豚、魚腹中塞滿塑膠垃圾。丟棄垃圾很容易,動物卻死得無辜。減少源頭使用和做好垃圾回收,才能避免不斷重演的塑膠悲劇。
海龜的悲歌
幼魚身體裏都是塑膠微粒
根據最新發表在「科學雜誌」(Science)期刊的研究顯示,歐洲鱸魚幼魚在實驗室裡的實驗顯示,暴露在海洋塑膠微粒環境下,阻礙授精卵的孵化,不利幼魚的成長,削減活動力減少,更易遭到掠食,死亡率攀升。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University)海洋生物學家隆恩史泰德(OonaLonnstedt)表示,「對我而言,這項研究的關鍵發現和最令人訝異的是,幼魚愛吃塑膠微粒,基本上就是塞滿塑膠微粒」,而忽略牠們的天然食物來源,動物性浮游生物。
整個地球儼然已成為一碗巨大的塑膠濃湯。有些人再也無法忍受自己或下一代一出生便要面臨「塑化」世界,於是展開對抗塑膠的行動。
塑膠濃湯基金會(Plastic Soup Foundation)
塑膠濃湯基金會發跡於荷蘭,目標為減少世界各地的塑膠垃圾汙染,主要行動包含:對政府遊說立法、相關組織協力及分享經驗、大眾宣傳。至今合作對象遍及35個國家、79個非營利組織,並與各界名人及新創企業合作,推廣議題知名度。
龐大計畫始於單純
Maria 是塑膠濃湯基金會創辦人之一,當初動機單純,聽聞關於塑膠垃圾的駭人事蹟後,便毅然決然轉下手邊工作,投入與塑膠對抗的行列。一念之間創立的基金會,在各方人馬積極奔走、招募志工、宣傳理念、締結合作之下,迅速壯大起來。「那時很認真工作,」Maria笑道:「一開始只有幾個志工,接下來規模每年翻倍。」他們的目標明確—使用貼近生活的訴求手法,把傷害生態的塑膠趕出生活中。
當初第一個推動減塑的產品是「牙膏」,這是和人們生活最密切相關的日常用品之一。「光想到就覺得不可思議,我們把塑膠放在嘴裡,孩子更可能就直接吞進肚裡—我們任其發生,毫不見怪。」基金會以此作為宣傳重點,訴求讓孩子免於浸泡在連刷牙都無法倖免的塑化環境中。這個訴求成功讓家長注意到塑膠微粒問題,亦為基金會打響知名度。
然而,單純呼籲理念,難以實際上改變消費者追求品牌和便宜價格的購物習慣。他們不斷腦力激盪:如何使消費者認知到產品成分並進而在乎。透過組織中形形色色、想法各異的人才,催生出許多創意想法。「打擊塑膠微粒(Beat the Microbeads)」APP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計畫,亦成為首個被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提名表揚「成功減少塑膠汙染來源」的專案。
「打擊塑膠微粒」APP
於手機上下載「打擊塑膠微粒 (Beat the Microbeads)」APP,在藥妝店或賣場挑選牙膏、洗面乳、去角質乳液時,將其對準商品條碼掃描,App會列出此款商品的組成成份、是否含有塑膠微粒,消費者可依此選擇成份單純自然、不傷害環境的商品。目前App已有中文版本,由看守臺灣協會翻譯及建立商品資料庫。
賦予消費者「知」的選擇
「當初討論了很多種傳播產品資訊的方案,後來覺得App最方便、簡單、最能貼近人群(大部分人出門在外都帶著手機)。」Maria提到,這個App幫助本來就在關注議題的人實踐購買前停看聽的行動,並且省下了消費者默記有害成份、查看產品背面成份表的麻煩功夫,也因為具有創意,吸引更多媒體和一般民眾的注意,成功擴大影響圈。
一但關注人數到達一定程度,這個行動便會對製造產品的企業產生影響力,App的用量和資料庫成為基金會要求企業改變的數據。「紅色是很不ok,橘色是承諾改進,綠色是環境友善的品牌。」當企業面對許多消費者發現他們在環境議題上屬於「紅區」,並直接連結到他們的特定品項產品,自然面臨改變的壓力,畢竟這是個企業品牌形象十分重要的年代,消費者的選擇多元,也更在乎企業的作為是否傷害他人或環境。
與巨人的抗爭
2014年起,加拿大已禁用塑膠微粒,美國則在今年年初宣布禁用;歐盟則已將塑膠微粒產品的討論排入議程,2016年上半年的歐洲議會主席國家輪到荷蘭,發跡於荷蘭的塑膠濃湯基金會,有機會更加推動政治領袖們對此議題的關注;許多在地組織也與他們聯繫、合作,接力推廣在地消費者的產品認知。
打擊塑膠微粒的行動似已逐漸步上軌道。然而,在走到最後一哩路前,還有許多挑戰橫在眼前。對Maria來說,關注塑膠議題這麼久,最挫折的挑戰是什麼呢?
「與企業周旋,」她只停頓稍許,便坦率道出,「說服企業改變,真的很難。」
因為塑膠成本低廉,讓它代替傳統的自然角質材料被廣泛使用,停止使用塑膠作為成份的成本阻力實在太高。許多業者雖然承諾改變產品成份,不過承諾是一回事,有沒有跳票又是另外一回事。「當務之急是建立追溯承諾履行的一套機制,以及給予未遵守承諾的企業巨大壓力和負面曝光,避免只是嘴上說說。」
遇到開空頭支票的企業,他們的做法是利用媒體和社群媒體的力量,甩這些釣譽的品牌一巴掌。「有個企業未履行停用塑膠微粒,那天我們就在推特上製造一個大爆炸(Tweet bomb)—大家的版面都被它的的負面消息推爆了!」
誠然,企業不會讓行之有年的龐大利益放水流,除非法律明文禁止或消費者抵制,通常企業並不願做出改變。而由國家來禁用塑膠微粒產品,當然是最有效率的管道,不過這亦是一條漫漫長路—先有科學研究證據支持,再遊說相關政府單位,中間更面臨企業遊說團體的挑戰及政府行政效率問題,草案通過至實際上路亦要花上幾年時間。一環扣一環,每個環節都需要巨大的公民力量支持並為其發聲。
每一個人都是推手
「在這場打擊塑膠微粒的行動中,每一個人都是推手(Player),每一個人的選擇都至關重要。」
不應小看自己手上那條牙膏或洗面乳,一念之間,我們可以減少海洋為塑膠垃圾埋葬,或持續塑化這世界—每個人的選擇都至關重要。不只個人和倡議團體,媒體亦在塑膠議題中扮演關鍵角色—持續讓議題浮上檯面,並用其影響力給予業界壓力。「每個人在合適的位子上,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不只設立法律規範,以公民力量親身減少塑膠垃圾,才是穩紮穩打的治本之路。
接下來一年,塑膠濃湯基金會將發布beta版的App,包含優化後的使用介面、更容易上傳產品照片的功能、在地化的產品資料庫等。而關注產品範圍亦預計擴展到洗衣粉、皂類等其他清潔用品,不只限於保養品和去角質產品,希望能讓塑膠微粒全面退出生活用品,停止海洋繼續成為一鍋塑化濃湯。
回來看看我們生活周遭,臺灣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立法禁售的重重難關
此次訪問看守臺灣協會研究員孫瑋孜先生,談及臺灣的塑膠微粒產品問題。這類產品實際上已經存在十幾年了,近年終於漸受關注,然而在推動立法禁售的部分,卻遭遇層層阻礙。
臺灣的化妝品歸食藥署管理,現行法規只禁止添加「對人體有直接傷害」的成份,然而塑膠微粒雖目前未證明對人體有直接影響,卻會汙染海洋、在生物體內吸附毒素,繞了一圈,還是回到人體內。
協會曾經與相關部門—食藥署、廢管處、環管處、漁業署等單位接觸,提出國外研究證據顯示塑膠微粒汙染生態,得到的答覆卻是:臺灣須做「本土生態研究」,確定有危害才禁售。一研究便是三五年的事,更何況立法通過至真正實施這段緩衝時間,不知要蹉跎幾年,甚至從此沒了下文。
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從你我自身做起—拒買含有塑膠微粒的清潔用品和保養品,從源頭減少廠商利潤,以降低生產誘因。
無限期拒買做為一種表態
目前「打擊塑膠微粒」App已由看守臺灣協會譯成中文化介面,並建立臺灣在地的商品資料庫,約有300多筆。雖是很好的開頭,然而和市面上如恆河沙數的化妝品項相比,簡直如九牛一毛。「更何況各家產品一直推陳出新,資料庫建檔速度總是比不上出新產品的速度。」App終究只是一種懶人實踐法,幫助我們省略記誦化學名稱、查看商品背面成份表的功夫。協會一方面努力加快各家產品的建檔腳步,也呼籲大家可記住最主要的一兩項塑膠成份,購買時避開即可,小小一步驟,卻是促成大大改變的開始。
哪些常見塑膠成份應該避開?
根據協會資料庫顯示,最常被使用的塑膠微粒成份是PE(Polyethylene),約占九成,少數是尼龍(Nylon)和壓克力原料(PMMA)。購買清潔用品時,把產品背面翻過來,仔細看看那被刻意印得不能再小的成份表上,有沒有這幾個英文字。《更多塑膠成份傳送門》
「APP也好,資料庫建檔也好,都趕不上新產品出來的腳步。如果大家關心環境和身體健康,希望大家稍微下點功夫記住這幾種作為塑膠微粒原料的成份,無限期拒買以作為一種表態。」
後記
訪問完兩個協會,掛上電話,長長紓了一口氣。一方面佩服他們,勇往直前面對「塑膠垃圾」這個龐大到不知從何解的難題,另一方面從現實角度看來,對他們的努力仍存一絲懷疑。
做這些事,真的能夠改變現況嗎?廠商一條洗面乳銷量動輒以千萬計,難道不已經大到難以撼動嗎?就算一個國家立法解決了自己的塑膠問題,其他國家照樣汙染海洋這個世界性的「公共財」;現在的種種嘗試,會不會只是徒勞無功、自我感覺良好的奮力一搏呢?
幾天後潤稿時,驚訝地接到一個消息—美國立法通過禁售塑膠微粒洗面乳。在多個在地及國際性團體的推動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終於在2016年年初加入禁售行列。不只美國本土塑膠汙染有了減少的契機;這樣一個大國的表態,預計亦將推動其他國家團體進行訴求時,有更多論述空間可以發揮。
萬事起頭難。我想到塑膠濃湯基金會如何從零開始,積極和歐洲各國及在地團體合作,推廣App、擴散議題、不厭其煩地一遍遍闡述塑膠微粒的傷害及不必要性;我想到看守臺灣協會,以土法煉鋼的苦行僧方式,一支支為市售洗面乳建檔,只為提醒大眾,做出消費選擇的同時,也在做著保護或傷害環境的選擇;他們一開始的聲音都很小,所能改變的事物有限,但是堅持做下去、捍衛著環境友善的想法,如今終也成為穩定的力量,支持更多人關注議題、成為更具環境意識的消費者。
改變正在悄悄進行。或許看起來很困難,或許我們心存懷疑,不過只要我們有勇氣踏出第一步,改變就已然展開。
新的一年,讓我們相信自己,做對的事吧。
你可以做什麼?
關於市售塑膠微粒產品:
□ 在藥妝店、專櫃,拍下個人清潔產品和保養品的條碼和背面成份,上傳至「打擊塑膠微粒」App或寄給看守臺灣協會,協助他們將臺灣產品建檔。
□ 發現家中已經在使用的清潔品含有塑膠微粒,停止繼續使用,把該產品寄給看守臺灣協會,讓他們從中過濾塑膠含量,以進行後續研究。
□ 下載「打擊塑膠微粒」App,或者簡單記下「polyethylene (PE)」這種最常見的塑膠成份,下次買清潔保養品時,記得做出對環境友善的選擇。
關於其他塑膠垃圾:
□ 減少一次性丟棄用品如塑膠杯盤、吸管、寶特瓶。自備購物袋、環保杯,買咖啡還可以折扣。
□ 早餐店/雜貨店老闆娘要給你塑膠袋,阿莎力拒絕:「阿姨,不用袋子啦!我放在腳踏車/機車籃子裡就好。」(或是口袋裡自備幾個用過的塑膠袋)
□ 用過的塑膠袋、容器不要丟,洗好在陽光下曬乾可重複使用,真的要丟時,記得做好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