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威脅篇
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_歐亞水獺
台灣最後的水獺Ep1_威脅篇
「不是擔不擔心的問題,牠一定會滅絕⋯⋯」袁守立博士歎道。
播放Play
EP2救傷篇
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_歐亞水獺
台灣最後的水獺Ep2_救傷篇
從金門救援的小水獺去到動物園過得如何呢?未來又將面臨什麼挑戰?該留在動物園圈養嗎?
播放Play
EP3在地篇
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_歐亞水獺
台灣最後的水獺Ep3_在地篇
「水獺就是水猴子,在水裏兵兵砰砰抓魚吃,現在真的很少了,還是希望下一代可以看到啦。」
播放Play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撰稿|呂芷晴    編輯|朱翊瑄    設計|黃品瑄

人物介紹Yumiko(岡元友實子),新竹動物園研究員、IUCN水獺專家群成員、日本亞洲水獺保育研究協會秘書長。

 

一本書,打開了水獺保育之旅

「就是這本書!」Yumiko拿著一本看起來被翻閱無數次的書,娓娓道出與水獺結緣的起源,《ニホンカワウソ―絶滅に学ぶ保全生物学》是一本描述因為棲地破壞、過度獵捕而已經滅絕的「日本水獺」。 閱讀這本書時,Yumiko偶然發現韓國水獺保育很成功,希望也能為水獺盡一份力,因而踏上韓國,開啟水獺保育的旅程。

「現在很多動物滅絕,但至少有個物種我能貢獻,是一種想保護動物的心情。」

這份心情也讓Yumiko和幾位水獺專家在去年成立「日本亞洲水獺保育協會」。目前在新竹動物園的她,每天不僅忙碌地照顧園內動物及進行動物園相關業務,下班後更得安排協會大小事務。儘管工作一整天已身心俱疲,Yumiko仍惦記著水獺。

 

水獺寶寶,願你們長大茁壯

 在韓國求學時,Yumiko藉由採集水獺糞便,研究歐亞水獺各年齡個體的荷爾蒙變化。偶爾她也需要幫忙照顧小水獺,才發現原來這不如想像中輕鬆。每年韓國都有許多剛出生的小水獺被救到韓國水獺研究中心,大多是因為與媽媽失散,輾轉來到中心,「牠們大概2至3小時就要喝奶,照顧起來很辛苦,」回想起擔任小水獺的褓母,Yumiko猶然記得那份療癒回憶。

1除了要忙於自己的研究,偶爾也需化身成水獺小保姆,幫忙人工哺育中心內的小水獺。
2在韓國水獺研究中心裡,與媽媽失散的小水獺竟是每年的常客!

 

但在小水獺的成長過程中,卻需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根據韓國水獺研究中心的數據,有將近60%的小水獺會在人工哺育過程中死掉。」Yumiko回想,仍對過半的死亡率感到惋惜,感嘆研究尚有無法突破的困境。而這也是她目前在博士求學過程中研究水獺腸內細菌的原因,希望找到一絲能讓小水獺安全茁壯的線索。 

大部分小水獺是突然拉肚子就死掉,可能是喝的奶並不適合牠們。」Yumiko接著說明,像是犬貓寵物資源較充足,幼體死亡率沒這麼高,但野生動物卻沒有專用奶粉,當幼體不幸落難,好好長大儼然成為野生動物救傷第一道艱難生存關卡。 

在工作或研究中遇到不幸死亡的生命,會不會難過呢?

Yumiko停頓了一下,「照顧動物一定要很有愛心、全心全意,但對於野生動物我盡量控制自己,不要把牠當成家人或寵物。」Yumiko堅定的緩緩道出,最近在新竹動物園工作過程中,碰上紅毛猩猩意外離世,也讓她傷心了好一會兒,畢竟平時照顧頻繁、互動密切,對於這樣的生離死別Yumiko仍是害怕的,但若過度投入個人情感,情緒波盪起伏可能也會影響理性與科學等專業判斷,對Yumiko而言,寵物與野生動物不同,這兩份情感仍應有所區分。

 

學成歸國,對馬水獺也來了!

時隔38年不見水獺,日本環境省在2012年正式宣佈「日本水獺」成為滅絕物種,但2017年時,竟出現了一道曙光。

對馬,這塊在韓國與日本之間的小島嶼,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水獺蹤跡。

這也是Yumiko從韓國學成歸國的第二年,而這個由日本琉球大學研究團隊所公布的「水獺回來了」消息令她振奮不已! 原先說話語速慢慢的Yumiko,突然加快節奏興奮地說:「這當時是我們的大新聞耶!是被放在頭版的!」並眼神閃閃發亮地說明發現水獺的過程,「琉球大學的老師當時在對馬做石虎研究調查時,發現紅外線自動攝影機意外拍攝到水獺,才驚覺,欸?有水獺!」

5水獺來了!來自韓國的歐亞水獺在對馬自動照相機中留下牠胖肚肚的身影!
©琉球大学動物生態学研究室 Animal Ecology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事後,該研究團隊根據對馬水獺的排遺進行DNA分析,核對結果100%證明,對馬水獺正是韓國的歐亞水獺。

對馬水獺的到來,Yumiko笑笑地坦言:「我原本擔心太多人關心,會直接到當地去找水獺,破壞那裡的棲地,結果幸好沒有人特別去那裡。」為對馬水獺鬆一口氣。根據琉球大學以及日本環境部的推估,目前對馬水獺僅有4隻,這樣的稀少性若再加上棲地的破壞、人為干擾等,恐對初到對馬的水獺帶來生存影響。 

但是,來自韓國的對馬水獺,難道不是外來種嗎?

Yumiko解釋道:「這不能說是外來種,因為對馬距離韓國相當近,有可能原本就有韓國的水獺,按照生物上的分別,那裡可能原本就是牠們的家。」Yumiko提醒著,日本與韓國國界的劃分是由人類決定的,但動物不會遵照疆界劃分自己的家,我們又該如何界定牠們是否為外來種呢? 

「如果沒有對馬水獺,我們可能也難以成立協會。」Yumiko坦言,協會的組成是為了保護亞洲地區的水獺,並改善牠們的現況,減緩滅絕的速度,而對馬水獺奇蹟般地出現,加上日本小爪水獺寵物化的走私現象嚴重,讓協會成員決心用「人多就是力量」的信念組成日本亞洲水獺保育研究協會,不僅是致力保護初登上日本的對馬水獺,對於曾一度失去水獺的日本來說,向大眾推廣保育觀念更是協會的核心價值。

3透過不定期的講座,協會希望能夠喚起大眾對於水獺飼養的嚴重影響。
4Yumiko也會參加水獺國際研討會,與各國水獺專家交流與分享保育經驗。

 

挑戰重重,堅持保護水獺 

除了協助對馬水獺調查,協會另外一個主要工作是針對水獺飼養與走私的教育宣導。日本飼養東南亞小爪水獺的風氣,隨著社群媒體推波助瀾、水獺咖啡廳開幕,野外水獺數量銳減的警訊也漸漸浮上國際檯面,

「繼續走私的話會造成國外的水獺滅絕,那是第二次悲劇,不應該再發生。」

飼養水獺除了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牙齒蛀牙,許多私養環境也未符合動物福利。針對水獺飼養的問題,協會不但利用每年5月最後的禮拜三——世界水獺日,與動物園合作,以教育推廣方式傳達牠們的處境外,也會舉辦講座,推廣不再購買、私養水獺的理念,期望能對寵物水獺的飼養環境、動物福利及走私販售帶來的瀕危狀況帶來改善。

不過想做的事情很多,資源卻很少。協會才剛成立一年不到,仍在草創期間,Yumiko坦言:「才剛開始,人少經費也少,真的是什麼都沒有。」此外,「賣野生動物可以賺錢,但保護牠們卻很花錢」,面對寵物水獺龐大商機以及法規鬆散,協會未來要走的路也更加顛簸。 儘管如此,這些困境卻也讓保護水獺的心更加堅定,保育水獺的原因並不只是對這個物種的喜愛,牠同時也是環境生態的指標,Yumiko題點著,水獺是掠食者,位於淡水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保育牠們能連帶保護在這個生態系共存的物種,如:魚、蝦、兩棲類等。 

協會剛成立,仍是在充滿挑戰的階段,但對於困難,Yumiko卻不擔心,「不只是我們,其實大家都是很艱辛地走著。」儘管身兼多職、協會又如同嗷嗷待哺的嬰兒,忙碌與挫折卻未曾阻止Yumiko想保護水獺的心,堅守著信念一步一步走下去。

6在韓國研究期間,韓國水獺研究中心裡的歐亞水獺站起來與Yumiko say hi!(圖|岡元友實子)

 

Introduction
幫助窩窩走下去

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