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綦家萱。
記者|陳怡潔 編輯|蘇于寬
8月24日,藝人米可白在社群平台發布貼文,呼籲農業部與相關單位提供協助,期望能額外尋覓土地,妥善安置藍戍君狗園及新竹縣立收容所的犬隻,以避免為沒入狗園倖存犬隻,而需要野放原有收容犬隻的困境,並附上四張收容所內殘疾犬隻的照片:「請問這樣的孩子適合野放嗎?」該篇貼文受到廣泛關注與轉載。
對此,關注本案的立法委員郭昱晴出面說明,新竹縣立收容所因原則上不執行安樂死,經獸醫師評估不適合野放的犬隻,皆會留在所內,因此收容所周轉較慢。
她也表示,農業部動保司已與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溝通,承諾不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的狗狗不會被野放,收容所會盡力協助送養,狗園犬隻現皆安置原地,有周轉後,才能再收容新犬,健康狀況不佳的犬隻則會交由專業獸醫師進行評估與處理。
藝人米可白的貼文受到廣泛關注,立法委員郭昱晴出面說明。圖片來源:截圖自Facebook。
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於8月26日透過新聞稿感謝各界人士踴躍認養,使收容所釋出許多籠位,得以在接回扣留犬隻的同時,不影響原住犬隻權益。
收容所志工、狗園代管動團互指造謠? 一方憂送養受阻,一方憂埋下隱患
狗園犬隻將沒入的消息自上週起便在社群平台廣泛流傳,新竹縣收容所「竹北幸福道格認養小站(志工板)」粉絲專頁自8月20日起便公開此消息,並大量發布送養文章。
不過在8月24日,該粉絲專頁指出,他們接獲詢問,稱有傳言表示「新埔的狗不會進入收容所」,甚至質疑志工造謠,擔憂此說法恐影響民眾認養意願。
志工板向窩窩記者表示,他們是經收容所通知,得知藍戍君狗園的犬隻將進入收容所,預期將擠壓到所內殘弱犬的空間,屆時部分犬隻可能被迫野放。
志工板指出,雖然未確認具體野放名單,但所內殘弱犬隻送養並非易事,需要更多時間曝光,十分感謝所方提前通知,使他們有相對充裕的時間應對,不少殘弱犬隻也成功被愛心人士領養。
另一方面,珍愛協會總幹事湯宏正於8月27日晚間於社群平台發文,直指「志工版上流傳的部分言論並非正確資訊,更不代表防疫所立場。」,強調外界謠傳「三腳狗狗、獨眼狗狗會被野放」完全不實,也不存在妨礙認養的情事。
對此,黃宣富向窩窩記者說明,珍愛協會的立場為反對透過聳動的圖文提升短期認養率。且他認為收容所志工在宣傳送養時,對實情的描述並不精確,並舉例該版面曾貼出一張獨眼狗的照片,搭配文字:「籠位不足,即將野放。」但新竹縣收容所並未規劃野放殘疾犬隻;他還指出,過去若面臨收容量不足而不得不回置犬隻時,收容所志工曝光消息時也未盡精確。
黃宣富認為,在追求時效之下,多數被認養的犬隻可能只是從收容所轉移到品質參差不齊的民間狗園,反而埋下未來隱患:
你想想看,(藍戍君)狗園的那些狗怎麼來的?有很多也是民眾救援後送過去安置的。
黃宣富以此圖向窩窩記者說明「竹北幸福道格認養小站(志工板)」提供的送養宣傳資訊未盡精確,並表示珍愛協會的立場為反對透過聳動的圖文提升短期認養率;志工板則澄清該張照片為網友自行製圖,從未刊登於志工板粉專。圖片來源:黃宣富。
對此,志工板向窩窩記者澄清,黃宣富提供的該張照片實為關心此案的網友自行製圖,志工板粉專使用的照片與黃宣富提供的並不相同、未於圖面加字,原先配字為:「獨眼的也要被放掉了」,目前為避免誤解,已修改為「獨眼的也要被放掉了嗎?」
另外,志工板也強調「殘疾犬不野放」的方針並非早有共識,早在8月17日尚未定案沒入新埔狗園犬隻之前,7月16日進入收容所的三腳犬阿尼*便因為收容量接近爆滿而無法獲得所方同意長期留置,志工向窩窩記者轉述所方說法:「三腳狗已經二樓都滿到一樓了!如果都送不出去,遲早有一天是會完全沒辦法容納新的狗。」
*註:目前阿尼已由屏東阿美馬麻的流浪狗中途之家領養。
爆量困境仍存 廣設收容所?正視「人道安樂程序」?
至於收容所真實存在的爆量困境,林技正坦言,不只是面臨大宗沒入時可能有被迫回置的狀況,因動防所平時須承接各類動物救援案件,便可能逐漸累積收容動物,一旦收容量過高,便有可能需要以野放原收容動物的手段調節。他也表示,為避免野放需求,新竹縣立收容所已停止承接不擬續養業務,動物救援案件則盡量以回置為原則。
黃宣富則表示:「106年那個時候,很多學者就有說你沒有『零安樂』配套,後面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他認為現在的困境正反映政策的系統性缺失,建議當前應廣設收容所,並透過飼主證照制度等多元管道提升飼養觀念,以加強源頭管理。
同樣關注此案的「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則於8月25日發表評論,強調問題不僅是空間不足。該聯盟指出收容本應作為有主動物的安全網與無主動物的中轉站;但現況是多數收容所因周轉率過低,淪為「終養機構」,呼籲:
要讓收容體系恢復功能,就必須正視『人道安樂』的程序。
該行動聯盟理事長李宗宸向窩窩記者強調,廣設收容所也要注意配套,否則恐怕難以真正提升收容量。他也提醒,設立符合動物福利的收容所需投入龐大成本,營運更需長期支撐,若無法確保週轉率,恐怕造成資源錯置,反而削弱源頭管理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健全制度。」
考量本案情節重大且佔用大量社會資源,新竹縣動防所已於8月22日針對藍戍君未替所管犬隻辦理寵物登記及絕育,違反《動物保護法》第19條與第22條,依最高額度裁罰26萬5000元,並將其列入農業部禁養名單,禁止再度飼養或認養犬貓。至於違反《動物保護法》第5條等涉及刑責的部分,則已檢具證據移送地檢署,後續將由檢調依法偵辦並交由法院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