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評論專欄 原民狩獵釋憲過後——司法面前、山海之間,原住民族是守護者還是局外人? 7年前,高齡94歲的母親想吃山肉,Talum Suqluman(漢名王光祿)帶著獵槍入山林,獵到臺灣長鬃山羊及山羌,給母親享用。他是一名布農... 保育類動物 生態保育 Talum Suqluman 王光祿 原民狩獵 釋憲 獵槍
荒野中的救贖 要永續經營環境,我們需要的是更精確的規範。 以現行法規來看,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在一定的條件下,原住民族可基於傳統文化進行狩獵活動。但事實上,所謂傳統文化的意義為何?無論是原住民族、其...
荒野中的救贖 核心是原住民自己希望與野生動物維持什麼樣的關係? 這個議題在原民社會與動保團體之間造成衝突已久,但一直缺乏對話的機會。其實,原住民對於動物的權益與福利並非毫不關心,動保人士也深知原民狩獵權對...
荒野中的救贖 誰的荒野?誰的救贖?文化不能無限上綱,而需與時俱進。 從人的觀點來看原住民狩獵,可以解釋為傳統、文化或是山林生態智慧的一環,倘若從動物的觀點來看,那其實只是殺戮、浴血以及死亡。當我們以人為本在思...
荒野中的救贖 有權利,相對就有義務,狩獵活動絕不是濫捕 「在傳統上,我們透過狩獵、透過訴說自己的故事來榮耀自己,同時與山林和平共處。」談起原住民的狩獵文化,胡進德常務理事提到,其實雖然都是狩獵行為...
荒野中的救贖 公共政策的討論需要細緻,不能淪為政治角力的表面工具。 「作為一個公共政策的研究者,其實至今我都對所謂公共政策的『品質』感到憂心」本次活動的主辦人吳宗憲表示,目前公共政策的討論往往都淪為政治角力的...